13706117273
新材料产业大而不强 三大难题待解
发布时间:2025/3/31 15:12:36 381人看过 字号:大 中 小
“十三五”规划出台使新材料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。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认为,新材料领域产业前景良好,到“十三五”末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。而石墨烯、3D打印、超导等前沿材料的快速发展,则有望在未来继续催生出千亿级市场空间。
然而,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却存在许多发展瓶颈。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少雄指出,中国新材料产业在品种、质量、数量上距离未来需求上仍有很大差距。2025年,中国民用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建设对高等级碳纤维需求总量将超过2万吨/年,但是目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国产碳纤维一个品种;中国航空发动机对高温合金的需求将达2万吨/年,但是目前总产量约为1万吨/年,而且质量和性能较低。
就“十三五”新材料相关政策及未来健康发展,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综合处处长常国武指出,当前,要突出解决新材料的市场应用瓶颈。如何破解新材料的市场应用瓶颈?常国武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一是要采取措施,鼓励企业把新材料用起来,形成新材料应用的长效机制,建立新材料的补偿应用机制,依托重大用户,联合建立创新平台,整合下游用户需求,完善应用考核,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投入不足的难题。二是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主要建立新材料创新体系、标准体系、装备体系、统计体系、评价体系等,解决应用评价缺失、新材料标准制定周期过长等问题,通过一套科学的量化体系,引导市场应用和资本投资。三是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工信部将落实国务院“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”的精神,在产业示范化、规范化、重大工程方面引导并支持投资。四是要分类解决不同种类材料的发展问题,重点解决先进基础材料低端产品过剩、果断产品依赖进口问题,以及关键战略材料技术攻关存在瓶颈等问题。